液壓電機的工作原理是什么?
擺線液壓馬達工作原理: 圖1為一種擺線馬達的典型結構,具有Z1個齒的擺線轉子(即外齒小齒輪)14,與具有z2個圓弧齒形的子(即內齒環)13之間有偏心距e,當兩輪的齒數差為1,即z2–z1=1時,兩輪所有的輪齒均能嚙合并形成如圖1中X-X剖面中(22=7,Zl=6)所示的z2(定子針齒數)個獨立的容積變化的密封腔。
配流軸(即輸出軸)7上的橫槽A、B與進出油口相通,在配流軸表面有相間均布的兩組縱向油槽共22i條,一組(Zl條)與A相通,另一組(Zl條)與B相通(見圖2)。在馬達的殼體6中有22個孔C,這些孔經過輔助配流板10的相應的22個孔D而分別與定子的齒底相通(即分別與22個密封容腔相通)。配流軸上的縱向油槽起著配流作用,使上述22個封閉容腔中將近半數與壓力油相通,而其余的與低壓回油相通。當壓力油經A口輸入時,5、6、7腔進入高壓油(見圖3),轉子(小齒輪)在油壓作用下,按使高壓腔齒間容積增大的方向自轉。由于定子是固定不動的,所以轉子在繞自身軸線Ol作低速自轉的同時,轉子中心Ol還繞定子中心02作高速反向公轉(當轉子公轉時,亦即轉子沿 定子滾動時,其吸、壓油腔不斷地的改變,但是始終是以連心線0102為界分成兩腔,一側的齒間容積增大即為高壓腔,另一側的齒間容積縮小即為排油腔)。公轉一轉每個齒間容腔完成一次、回油循環。通常的擺線齒輪馬達采用6~7齒或8~9齒嚙合。圖1為6~7齒嚙合(即定子針齒數為7、轉子齒數為6)。兩相互嚙合的齒輪形成七個密封腔,當轉子相對定子中心公轉一轉,此時轉子自身在相反方向上自轉1/6轉,馬達內七個密封腔分別完成從低壓一高壓一低壓的一次循環。因此轉子自轉一整轉時,七個油腔將完成六次循環,總起來即可得7×6=42個多作用式的高壓油腔的容積。
免責聲明丨 部分內容來源網絡!本文僅供交流學習 , 版權歸屬原作者,部分圖片、內容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,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,我們將立即刪除.
聯系人:李女士
QQ:1600493276
電話:13605219531(微信同號)
同類文章排名
- 液壓油箱焊接縫漏油怎么處理?
- 液壓電機的工作原理是什么?
- 液壓馬達可以長期工作嗎?
- 液壓馬達能代替電機嗎?
- 液壓泵完成吸油和壓油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什么?
- 液壓油缸自動下滑是什么原因?
- 故障診斷的一般原則
- 液壓油缸自動下滑是什么原因
- 什么是液壓泵的自吸?
- 減速器內的潤滑油是怎樣注入和排出的?